暴雨又来了!!昨天晚上,强降雨再次袭来,北京市气象台已于 17 时 20 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受强对流云团影响,预计大部分地区过程累计降雨量级可达大雨到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降雨过程中伴有雷电和短时大风……
等等!局部地区,局部地区是哪里?为啥天气预报里总能听到这样的词——四个字每个字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却一点都不明白了!这不免让小编想到了今年 6 月份,部分民众(是的,也是局部的意思)对天气预报发起的一次吐槽——天气预报说当日的北京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但大多北京市民只经历了一天“淅沥沥”的“小”雨,却没有遇到“哗啦啦”的倾盆大雨……
其实,不只“降雨量级”引发市民困惑,还有一些预报员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也常为媒体诟病。来点科学从中国气象局获悉的一组气象预报中相对难懂的词汇,听听它们的自白,也许能为你带来惊(zhi)喜(shi)哦。
降水概率靠不靠谱?
降水概率应该是最受争议的气象预报术语了:“我只想知道明天下不下雨,你跟我说明天降水概率 50%,一半儿一半儿呗,你叫我咋准备?”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出现的可能性,跟降水量、降水范围不是一个概念。根据对历史气象数据的统计,在某个时间段,当具备某种气象条件(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时,有 70%的几率在下雨。而现在,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又具备了这些气象条件,那么此时,我的值就是 70%。
但是,这里所说的“相同的气象条件”,是有限“相同”,而不是绝对“相同”。气象数据依赖于观测,比如观测到的温度、湿度、气压等。但在现实中,气象观测的种类终归是有限的,时间也不是完全连续的,不可能绝对准确和完整。
而且,气象条件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配合的。而这种配合又很复杂,比如,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扇翅膀,可能会给美国带来一场风暴,这其中的大气混沌效应很多,谁也无法保证已经掌握了降水的全部规律。
如果天气预报简单地说“明天下雨”或者“明天不下雨”,公众很容易听懂,但这一描述实际上是不准确、不完整的;可是当天气预报试图更严谨地将明天的降水用我来表示时,又有很多人不懂。
其实,我在国外挺受欢迎的。在一些行业,即便我的值为 10%,他们也会认真地权衡降雨带来的损失与采取应对措施付出的成本。气象-经济决策模式就是基于经济决策这一跨学科领域与我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在美国,我的值为 50%时,公众会觉得带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接受了我是一个科学问题,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
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说好的大雨呢?我明明没看到倾盆大雨,为何气象台还说今天降水量已达到大雨级别?”
大雨:6 月 13 日白天,北京天空一直阴云密布,由于气象部门提前预测我会在局地出现,全市各个部门都严阵以待,不少单位纷纷取消了下午的活动安排,甚至安排错峰下班。当日,北部、城区的降雨时大时小,时有时无,令人难以揣摩。
眼看到了下班的时间,面对依旧阴云密布的天空,不少市民心生疑惑:为什么大雨还没出现?对此,气象部门解释称,13 日白天,北京已经出现了分散的降雨。从早上 8 时至 18 时,该市平均降水 8.8 毫米,西南 11.5 毫米,东南 10.6 毫米,最大为房山官道 42.1 毫米。
原来,我在预报中是个累计雨量,并不是短时的降雨量。24 小时累计降雨量为 25 毫米至 50 毫米的雨就是我。从北京这次降雨数据来看,白天的累计降雨量达到了小到中雨,个别站点达到了我的级别,而且夜间还有降雨。“倾盆大雨”那种感受是形容短时强降雨的,它是强对流天气中的一种,每小时降雨强度超过 20 毫米。
人们常会被关于我的新闻误导,我也感到委屈。其实,我的出现不一定会有多大的影响,有时我出现在很局部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气象台也要发布预报预警,那么“局部地区”以外的人感受到的降雨情况也就跟预期的不太一样。
“预警”你来得这么晚我要你有啥用啊
“今天出门时候也没收到暴雨预警啊,到了下午开始降雨才收到,这预警还有啥用?”
气象灾害预警:一般来说,中央气象台至少会提前 12 小时或 24 小时将我发出。我分为暴雨、台风、寒潮等 16 种预警,每一类又分为不同级别。各省份发布的预警信号有时提前 12 小时至 24 小时,但面对局地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发布我的时效就会稍微差一些。有时灾害性天气已经发生才将我发布,主要是考虑灾害天气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发布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提醒公众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另外,我更重要的作用是给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帮助,比如防御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内涝等,都需要我提醒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等相关单位采取措施,而他们也会根据我的级别部署相应的应急方案,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史上最惨的“局部地区”
“局部地区雷阵雨,局部地区冰雹……局部地区怎么那么惨,幸好我没住在局部地区。”
局部地区:目前没有标准具体定义我是什么,但从字面理解应该不难。我的兄弟“区域性降水”是有标准的,以暴雨为例,从我国 600 多个国家基准站来说,如果某地周围连续 5 个站点出现暴雨,便可称作区域性暴雨。如果大片区域降水量低于 50 毫米,只是个别站点出现 50 毫米以上降水,便是我——局地暴雨。局地降雨主要是突出某一个地区的降雨比较强。
另外,我也表达了预报的不确定性,比如暴雨常伴随对流天气,但由于预报技术的限制,由对流系统造成的局地强降水天气是较难预报的;如果降雨范围很小,比如在北京市海淀区,一部分地区有雨,另一部分地区却没有下雨,无法明确指出一个相对准确而完整的有雨区域,故通过文字描述该预报结论时,可以用我来快速科学地表达。
目前,我国精细化天气预报能够实现定点预报,空间分辨率为 5 千米,但在文字描述中,还是会有我的身影。
我快热晕了你告诉我只有 32℃?
“为啥预报只有 32℃,我却有进了蒸锅的感觉,气象台的数据准确吗?”
体感温度:我是温度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是指每个人和外界接触感受的温度,多方面因素都会对我产生影响,比如湿度、风、个人穿着、日照等。网上也有给我做统计的,但由于我受影响的因素太多,客观性并不是那么好。
而通常预报中的气温指的是温度计置于百叶箱中所测空气温度,而百叶箱设置在空旷地带草坪上,离地间隔 1.5 米,且周围无树木和高大建筑物遮挡。这样的气象记录受外界其他因素影响小,较为客观,有利于统计分析和预报工作的进行。
在特别炎热的中午,柏油马路上测得的温度可能 50℃以上,但在通风、不直射、离地有距离的百叶箱中肯定测不到这样的温度。
另外,在温度这个大家庭中,海温和地温也经常出现在预报中。需要注意的是,海表温度和地表温度分别指表面海温与地温,而非表面的空气温度。